1、私下换汇
骗子们潜伏在留学生群里面,然后声称有比口岸汇率和银行汇率低的多的信息,诱导留学生进行换汇交易。这群专业的骗子十分注重经营自己的朋友圈,打造人设,看上去丰富的朋友圈背后其实都是虚假的个人信息,以及从他人处盗来的,将自己包装成留学生。被骗的同学在线上交易汇款到账后骗子直接拉黑删好友。
如需换汇可以找靠谱的机构或者身边的熟人,汇率差的额度也不大,但私下交易属于违法行为这问题就很大了,因此一定要前往指定的合法机构兑换外汇。
2、假冒公职人员
有些来大马留学的同学可能会有移民的想法。骗子会从这方面入手进行诈骗。移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可能因为一点点问题就被拒绝,所以很多时候,申请移民都比较紧张,骗子就会抓住这一点进行诈骗。其次是骗子常常会伪造官方号码,然后冒充公职人员的身份来进行威胁恐吓,套取个人甚至家庭信息,最终要求打款或获取学生银行账户密码。
当收到类似电话时直接果断挂掉电话,留学期间不要轻易相信任何陌生人的话,凡是要求打款及提供个人信息的一律都是骗子,真的政府职员已经有你很详细的个人信息了。如遇紧急情况,直接报警处理。
3、介绍工作诈骗
有的留学生想要在大学期间勤工俭学,而骗子就利用给留学生介绍工作为由实施诈骗。一种是讹骗个人身份及资料。当骗子约见求职人士时,会要求事主填写一份详细的个人资料,其中包括个人资料、银行户口和信用卡资料。骗子得到这些资料之后,便会制造假卡向商店及财务机构行骗。二是当受害人与伪装中介公司职员面谈后,职员会要求受害人交出按金或手续费,但从未为受害人去找工作,纯粹是一种讹骗金钱的手法,且“中介公司”在骗取一定金额及受害人群时,会换一个地方继续进行行骗。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去找工作,最好是直接去门店应聘,做一些简单的、易上手工作。毕竟作为留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摄入太多的精力在工作上,那就太亏了。
4、带货诈骗
留学在外难免会有东西想寄给朋友或家人,类似代购等带货的方式在留学生中并不少见,但有的骗子会提供现金让留学生去跑腿,而这背后所交易的商品却无法得到保障,一旦陷入洗钱集团,却又亲手登记了自己的信息,牢牢的被骗子套入了洗钱的行列。
如需带货找熟悉的人进行,不要涉及大额度;可以选择通过国际快递进行邮寄;尽量避免与陌生人和不熟的人交易,如果有需要,一定要确保带货的产品是否正规。
5、低价机票
微信朋友圈里经常会有一两个代理每天狂刷“低价商务舱、头等舱机票”的信息,面对近期机票的不断涨价,总会有留学生按捺不住被“便宜”吸引,加上特殊情况期间回国机票一票难求的时候,这给骗子创造了极好的作案条件。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一旦你转款成功,骗子直接失踪,就算你事后报警,跨境作案是很难把钱追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