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杂雪ABC/煎蕊Cendol
无论是ABC还是Cendol都是大马人在炎热的天气里消暑的最佳圣品!ABC之所以叫做杂雪是因为里面放了很多配料,包括放花生、红豆、玉米、黄梨、牛奶、糖浆等,而Cendol则是在刨冰里加了绿色或红色的粉条,再淋上椰浆和椰糖。这两种冰品都可以在路边小档、小贩中心或嘛嘛档找得到!
2.印度煎饼Roti Canai
Roti Canai是印度同胞最具代表性的食物,除了可以搭配各式咖喱酱,做法也千变万化。包括Roti Telur,Roti Pisang,Roti Planta到升级版的Roti Maggi Goreng,Roti Hawaii和Roti Fujima是不是令你叹为观止呢?它也和Nasi Lemak并列为大马人可以当三餐吃的美食,半夜要是肚子饿想吃夜宵,绝对少不了奶茶和Roti Canai啊!
3.竹筒饭Lemang
每逢开斋节或哈芝节就可以看到马来同胞在路边起火烤着一堆竹筒,而里面是加了椰奶和盐的糯米。烤好的竹筒饭最适合搭配咖喱、仁当或加央酱一起吃,无论配哪一种酱料都是大马人的最爱!
4.沙爹Satay
Satay是最具大马风味的烤肉美食,无论在马来西亚的哪一个角落都找得到。这Satay除了腌肉的方法很重要,烤得手法也非常讲究甚至还分成香脆或软嫩口味的烤法,最常见的就是鸡肉和牛肉口味的,配料方面则有花生酱、糯米饭和黄瓜片。这美食不但受外国人喜爱,凡是本地人请自助餐都可以看到Satay摊位的身影呢!
5.炸鱼饼Keropok Lekor
这个老少咸宜的马来特色小食可是登嘉楼、吉兰丹和关丹的名产,它的由来是渔民把多余的鱼分别晒成咸鱼或制成鱼丸和鱼饼。这Keropok Lekor是经过搅拌鱼肉制成的,经过油炸后会呈褐色状,吃的时候一定要沾着特制的甜辣椒酱!除了大家知道的油炸做法,它也可以拿来清蒸,虽说是东海岸的特产,但现在到处后可以见到,尤其街边的马来档口或中小学都吃到。
6.薄饼Popiah Basah
这薄饼并非pizza也不是一片薄薄的饼,它之所以成为Popiah是源自福建读音,吃起来非常新鲜或者还没炸过的春卷。先是在一片薄饼上涂上甜酱或辣酱酱,放了豆干、生菜、豆芽、萝卜丝、虾米和花生碎之后包起来,再切段就可以吃了。这薄饼最好就是趁刚包装好就马上吃,不然等薄饼湿透了,口感就没那么好咯。
7.罗惹Rojak
Rojak即马来文混合物的意思,把多种材料拌在一起的蔬果沙拉。马来西亚道地的Rokaj的话叫Mamak Rojak,里面包括炸面团、豆腐卜、水煮蛋、芽菜和黄瓜片等。当然主角还是把这一切材料结合在一起的香辣花生酱。现在无论是各大嘛嘛档都有卖,最重要是价钱哦便宜又好吃!
8.炸香蕉糕Pisang Goreng
炸香蕉糕是大马人喝下午茶的最佳小吃,把剥好皮的香蕉果上面粉后用热油炸,如果加上玉米粉或木薯粉的口感更加好吃。炸香蕉糕的味道和大小会因地区而有所不同,通常还是使用口感硬、甜度够的大王蕉;可是也有人使用比较粗短的立白蕉沾糖后来搭配咖啡乌,尤其是老一辈的人最爱。
9.曼煎粿Apam Balik
曼煎粿是用发酵的面糊倒入圆形煎盘上后,让面糊受热变硬做成的。它的馅聊大多都是花生碎、蔗糖和玉米粒为主。在马来西亚所看到的曼煎粿分为厚版和薄版两种,前者是为华人贩卖比较多而且比较大块;马来人则贩售薄版的,尺寸也比较小。
10.乌达Otak–Otak
乌达是柔佛麻坡独有的名产也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小吃,它是混合了鱼肉和各种香料,再用香蕉包裹后拿去烧烤的食品。据说麻坡乌达当初由当地潮州籍的华人在战前便开始贩卖,后来华人把麻坡乌达打出名堂后,马来人便开始学习才演变成现在所看到的乌达。他们通常都现烤现卖,后来研发出可以冷藏的盒装乌达,好让客人能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