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建筑
马来的传统建筑工艺精湛,著名的高脚楼,造型既实用又美观,可以说是最能体现大马人生活智慧的建筑。
高脚楼非常适合热带环境,既能利用自下而上的穿堂风保持屋内凉爽,又能避免被偶尔到来的洪水淹没,大斜度屋顶和宽敞的窗户不仅有利于穿堂风流动,采光又妥妥的,建筑还采用复杂的雕刻技艺,显得异常精美。
荷兰建筑
荷兰红屋(Stadthuys)于1656开始兴建,花了16年才竣工,它是荷兰殖民年代的行政中心,于1753年开始使用,据称是东方最古老的建筑。
该建筑物被涂上了一层亮丽的红漆,“红屋”由此而得名。
它有着沉重的木门、厚厚的红墙和锻铁铰链,是荷兰殖民时期留下的最壮观的遗迹。
它是荷兰人精湛的石工和木工技艺的最佳范例,传说建造红屋的红色砖块都是当时的荷兰殖民者专程从荷兰运来的。
红屋里面有6家博物馆,其中,历史与民族学博物馆(Museum Sejarah dan Etnografi)是最主要的博物馆,凭该博物馆的门票,还可参观红屋内的其他5家博物馆。
教育博物馆(Museum Pendidikan)、艺术博物馆(MuseumSastera)、郑和博物馆(Galeri Laksamana Cheng Ho)、民主博物馆(Museum Pemerintahan Demokrasi)和马六甲州元首博物馆(Yang Di-Pertua Negeri Melaka Muzium)。
中国建筑
马来西亚的中国建筑大致分为两类:传统建筑和峇峇娘惹建筑,传统建筑包括遍布全国的中国寺庙。
马六甲和槟榔屿的旧建筑,大多为峇峇娘惹风格,带室内庭院和漂亮的彩瓦。
该建筑物复杂繁多的装饰和设计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多元文化和富裕生活下的时尚感。
而内部则基本是中式风格,到处可见木制家具、屏风还有无钉楼梯、天井等等。
屋内厚重的木制家私,皆是以中国的红木製成的,其设计则融合了中国、英国维多利亚及荷兰风格。
有些家私拥有丰富的珍珠母镶嵌了盛开的樱桃花及各种鸟类。
屋里的陶瓷则是这些海峡华人特地向江西省及广东省,要求定制而进口的。
沙巴和砂拉越的原住民建筑
沙巴和砂拉越的原住民有自己的独特建筑风格,最具特色的是长屋和水上村落。
在河流沿岸和海边,常常还能见到搭建在高高支柱上的古朴水上村落,房屋之间有木板铺成的道路,路旁栓着小船,村内的交通工具一般是舢板或独木舟。
印度建筑
英殖民时期吉隆坡印度移民的生活与铁路、道路、橡胶园密切相关,艰苦的生存环境使宗教成为印度人工作生活中的精神慰藉,而印度庙则是他们的避难所与活动场所。
马来西亚的印度教徒大多来自南印度,这里的印度教寺庙也具有南印度彩色建筑的风格。
吉隆坡的马里安曼兴都寺(Sri Mahamariaman Temple)建于十九世纪末,是国内最豪华,最精美的印度寺庙,寺庙的细节装饰融合楼精致的雕刻、黄金装饰、手绘图案,以及来自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精美地砖。
葡萄牙建筑
在马来西亚,最著名的葡萄牙建筑是马六甲的圣地亚哥古堡(A”Famosa fort),它建于1511年,修建者为阿尔法索(Alfonso d”Albuquerque)。
这座古堡几乎被荷兰人彻底摧毁,现在只剩下一小部分矗立在山头,俯视着马六甲市、旧港口和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体现楼十五世纪的早期马来苏丹,葡萄牙与荷兰文化历史,槟城的建筑特色体现楼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中的英殖民时期历史与文化。
这些独特文化综合成特别的文化建筑城市景观,在东南亚任何地方平行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认可,“马六甲海峡的历史名城。”
马来西亚是一个绰约多姿且低调的国度,没有泰国的喧嚣红尘和过度商业化,也没有新加坡的车水马龙,华灯璀璨。
但马来西亚在整个东南亚一定是一个自成一格,文化氛围浓郁,绿茵遍地,斑驳陆离,最值得一去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