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博士都想进高校
单纯比收入的话,很多工作都比高校强多了。有人说,一线城市小学老师工资一年加起来也有十几万了。但小学老师要管的事情太多了,上班时间更长,除了要管学生、顾升学率和职称,还要面对家长。论工作的综合舒适度和各种隐性福利,高校是可以完胜绝大部分工作的。
岗位有保障
高校通常是事业单位,办学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企业私人捐赠等,尤其依赖政府拨款。在可预见的将来,高校很少面临破产清算同时解雇大多数职工的可能。所以,在高校任职,只要能够完成本职工作,同时不违反违法乱纪,工作岗位是相对稳定的。
另外,高校相对于科研院所,有教学任务。如果对科研失望或者兴趣不大,还可以把教书育人作为首要目标。
薪资尚可
在高校就职,目前主流的起薪在10万元以上。副教授普遍可以在15万,如果科研业绩突出,直聘教授,起薪一般可以到30万-100万。这里只谈薪水不谈科研条件和住房补贴。虽然不及企业,但已经可以和科研院所处于同一起跑线。这个薪资可以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如果夫妻双方都在这个水平线上,在二线及以下的城市买房也不算难事。
另外,做得好的博士去高校都能拿到一笔可观的安家费(10万-50万不等),而这在企业是很难实现的。
子女教育有优势
大部分高校都有附属幼儿园、小初中,并且师资力量相对稳定,教育质量一般都在所在城市中等线以上。而且附属学校的生源比较单纯,孩子们彼此容易熟悉,家长们彼此更是熟悉,校园环境一般也不错,读书的氛围很好,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
工作时间相对自由
这是很多人在乎的一点。高校的工作时间比较弹性,尤其是一本以上的高校的青年教师,虽然不像多数人以为的那样能够悠闲休满寒暑假,但普遍也不像许多公司职员或者基层公务员那样天天都必须打卡到岗。一般来说,寒暑假可以各休半个月到三周;有的课题组会要求青年教师打卡,有的不要求。不用打卡的课题组,你如果有事连假都不用请,只要保证上课和重要会议不耽误就行。
心态容易平和
同事之间较少在物质、衣着等外在方面相互攀比,更重视精神层面的交流和欣赏。即使有些明争暗斗,往往也不会直接撕破脸。遇到奇葩同事的几率较低。和年轻大学生们长期相处,也让人心态能够时常保持积极和年轻。
国内考博难度大,出国读博蔚然成风。相对于欧美国家的博士来说,马来西亚博士申请更容易、学制更短、费用更低、性价比更高,更重要的是,毕业难度相对来说也要小一些,因而备受追捧。
马来西亚读博8大优势
1.拥有多所QS高排名院校,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水平佳,文凭国际通用
2.中马两国互认学历学位,毕业生回国后可办理留服认证,享受海归待遇
3.申请制,免试入学,语言要求低,通过率高
4.学制短,全日制3年,平均3.5-4年可毕业
5.免脱产,入学灵活,可自由支配时间,无需全年境外停留
6.毕业难度相对较低,公立大学只须发表普通国际期刊
7.价格低廉,国际生读博每年学费+生活费约8-10万元,性价比高
8.中马两国关系友好,大马环境优越,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往来交通成本低